奇妙優美的漢語古文 -- 为什么古文不需要标点?

中国古文可以不使用标点符号, 我一直觉得这很神奇.

最近我想读点古文, 打开 维基文库的中国作者索引 看到第一个年代是 "先秦", 先秦里第一个是春秋, 春秋里最久远的作者是管仲 (前723?-前645年), 其名下作品是 "管子", 一般认为并非管仲亲笔所写, 但无论如何都是出自两千多年之前的古人笔下. 我找到了一个 1368-1644 年之间的版本, 可以看到确实没有标点符号.

不仅没有标点符号, 神奇的是, 意思表达很清晰, 甚至还有语言的美感. 也就是说, 这种没有标点的语言不是残缺的半成品, 而是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它是完整的, 成熟的.

那么,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点:

其中虚词句型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最常见最典型的句型 "……者……也", 其中「者」和「也」就是虚词, 看到这样的句型断句就很轻松了. (顺便一提, 这有点像日语里的 ~は~です 句型, 而日语就是非常依赖虚词的.)

为了不使用标点, "排比" 比虚词更重要, 而排比与短句又密切相关. 如果喜欢使用长句, 又没有标点, 必然增加阅读的难度; 但短句表达的内容含量又很有限, 那怎样才能用短句来表达复杂的丰富的内容呢?

其巧妙之处就在于: 排比句. 把一个很长很长的长句砍断, 砍成一小段一小段, 再利用排比句将其重新拼接组装, 每一小段只表达一小部分内容, 下一小段在对前一小段进行补充, 如此层层递进, 最终实现全部内容的完整表达.

依我看, 古文爱用排比句, 几乎没一句都是排比句, 是一种修辞, 同时也是一种无奈, 因为在 "不使用标点" 的大前提下, 不得不用短句, 在用短句的前提下表达复杂意思, 就不得不用排比句.

虽然是无奈之举, 但效果很好, 层层递进,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条理清晰, 而且思想冲击一浪接一浪, 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文章的内在韵律.

最后是典故, 典故既是蜜糖, 也是毒药. 典故对于写简洁清晰的文章帮助很大, 但为了读懂文章, 却要求读者学习庞大的背景知识. 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原因, 古代一般人没条件学读书写字, 只学一些常用字作用也不大, 当时普通人日常生活使用文字的场景不多. 而且古代一共也没多少正规的书籍, 只要下定决心学读书写字, 把主流的书籍学一遍不仅不难, 甚至可能还嫌不够, 因此对于古代文人来说, 典故不是问题. 只是我们现代人读古文犯难而已, 因为语文只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众多科目之一, 古文更是语文之中不算太重要的一个小部分.

管子 - 牧民第一

接下来, 就用古籍 "管子" 来做具体案例, 看看它是如何不使用标点来行文的, 看看我上面的总结对不对.

管子牧民第一

刚开始可能会很不习惯没有标点, 但花点时间去习惯之后, 就能感觉到其合理性. 请看:

凡有地牧民者 務在四時 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 地辟舉則民留處
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
... ...

注意重点, 短句和排比. 例如 "務在四時 守在倉廩", 每个小部分很短, 同时相同的结构重复出现形成排比. 再看 "國多財則遠者來 地辟舉則民留處..." 同样是由一个个小短句组成, 用相同的结构不断排比下去, 因此读者能自然地感受到其韵律, 继而凭直觉就知道如何断句.

再继续往下看, 会发现一些概念重复出现: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 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
野蕪曠則民乃菅 上無量則民乃妄 文巧不禁則民乃淫 ... ...

这就是用短句来表达复杂内容的秘诀, 第一次短句排比先抛出第一层意思, 后续第二次再排比, 重复出现关键概念, 但内容有所补充和发展. 这样一来, 每一层的意思都很简洁清晰, 多层结合起来又让人感觉像一个个零件有机结合, 像榫卯结构一样精妙.

其中又能看到一些虚词和句型, 例如 "…则…", 看到这个句型, 我们就能找到一个短句的中间位置 (就是 "则" 字), 多个相同的句型连续出现, 自然就能断句了.

管鲍之交

题外话, 管仲是个很有趣的人物, 司马迁在 "管子传" 中这样评价: 齊桓公以霸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謀也. 可见他是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大谋士, 但他曾经生活艰难, 事业上也不断失败, 比如上战场当逃兵, 好不容易有几次机会向大人物进谏, 却每次都被赶出来了, 他的主公也在竞争中落败身亡, 他也被囚受辱. 看起来不断失败的这样一个人, 最终能成功, 离不开他的好友鲍叔牙, 管仲曰: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鮑子也, 管鲍之交的股市被传为千古佳话.

管子傳a 管子傳b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 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 常欺鮑叔 鮑叔終善遇之 不以為言. 已而 鮑叔事齊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糾 及小白立為桓公 公子糾死 管仲囚焉. 鮑叔遂進管仲 管仲既用 任政於齊. 齊桓公以霸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 吾始困時 嘗與鮑叔賈 分財利 多自與 鮑叔不以我為貪 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 而更窮困 鮑叔不以我為愚 知時有利不利也. 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 鮑叔不以我為不肖 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 鮑叔不以我為怯 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 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鮑叔不以我為無恥 知我不羞小節 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鮑子也.

Updated at 2023-07-29 09:54:05
Created at 2023-07-29 09:54:05